首页 > 专题 > 寻找卡夫卡 上演现代版“变形记”
寻找卡夫卡 上演现代版“变形记”
时间:2020-02-05 15:20 来源:北京青年周刊

编辑 王雅静   文 王雅静  资料提供 中信出版社   美编 聂琳




  1915年,一只名叫“格里高尔”的著名甲虫出现在莱比锡的《白叶月刊》上,弗朗茨·卡夫卡的著作《变形记》诞生。这本书讲述了在一个物质高度发展的社会,人被现实挤压,逐渐异化的故事。今天,城市化与科技的高速发展加速了人的异化,社畜、过劳死、低头族、卡奴盛行,现实挤压生活,一出出“变形记”正在上演。早在100年前,卡夫卡便揭示了人类的异化处境,他就像是一个时代的先知,洞察着21世纪人类正在塑造的文明。


  本雅明曾经说弗朗茨·卡夫卡是预言性的作家。他尤其爱写那些贴紧大地的悲伤深沉的动物,我们按照他小说中的设定一路走下去,变成昆虫鼹鼠,忘却自身。忘却是为了提醒,临到末尾我们才突然意识到,原来我们是一个人,怎么活得那么像一只虫子。也有人说卡夫卡的作品揭示了水面下的暗礁,这让他成为了现代人的受难者。卡夫卡的著作和他的名字一样,在世界范围内都广为人知。但是在阅读卡夫卡的著作时,我们往往都忍不住揣测他的内心世界,而外界也对他有着各种各样的解读。但回归卡夫卡自身,他的内心世界,还是与他的成长经历、生活环境等密切相关,他短暂的一生体现了20世纪欧洲中部地区生活的多样性和独特性。
  卡夫卡出生于捷克首都的一个犹太人家庭,他用德语写作,上德国学校,但在捷克的环境中度过了一生。他的父亲赫尔曼·卡夫卡是一个成功的商人,白手起家,但父亲只关心他的生意,对儿子的写作事业不理解,更谈不上支持,加上他对子女的家长制管教方法,使卡夫卡在心理上从小就笼罩着威权的压力,成为卡夫卡创作中“代沟”主题和慑强主题的生活原型。
  卡夫卡一生三次订婚,三次解除婚约。有人说,卡夫卡觉得,家庭生活将毁掉他的写作所赖以存在的孤独的恐惧。在他所钟情的写作面前,常人视为理所当然的婚姻其实毫无位置可言。卡夫卡的一生短暂而孤独,最后因患上了不治之症而结束,年仅40岁。但他凭借极富创造力的方式,把自己所经历过的强烈情感用在了文学人物身上。
  卡夫卡生活和创作的主要时期是在一战前后。当时,经济萧条、社会腐败,于是,对社会的陌生感、孤独感与恐惧感成为他创作的永恒主题,充斥在他的作品中。卡夫卡虽然没有将不确定性当作自己的创作原则,但他作品所表现的不确定性特征却是非常明显。他笔下主人公生活的世界与他自己的生活紧密融合在一起,这是他对于外部世界及其统治力量的无力感。
  《寻找卡夫卡》一书以卡夫卡的生长经历为主线,贯穿了他的家庭环境、时代背景、成长历程,以及最常为人议论的他的故事。在大量独具风格图片(国际获奖作品)的陪同下,读者似乎已经可以走进卡夫卡的世界,更好地理解他、更好地理解他的著作。

  美国诗人奥登评价卡夫卡说:卡夫卡对我们至关重要,因为他的困境就是现代人的困境。而这也是当下年轻人更应该读,并读懂卡夫卡的原因。北京外国语大学德语学院教授任卫东长期从事卡夫卡教学与研究,她十分愿意分享她所了解的卡夫卡。与此同时,捷克共和国驻华大使馆副馆长葛婉娜和捷信企业社会责任经理维他·葩普赛克一同讲述了他们对卡夫卡作品的解读。



  《寻找卡夫卡》:

  著作全面介绍卡夫卡的生活经历以及与他重要代表著作、重要内容相关的背景信息,是阅读卡夫卡著作前的优秀阅读作品。


关于卡夫卡的圆桌派



  R=任卫东
  北京外国语大学德语学院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校级学术委员会委员,长期从事卡夫卡教学与研究。
  “卡夫卡的书在中国的销量一直都是不错的,但非常奇怪的是,卡夫卡一直也是中国读者认为最难读懂的作家之一,至少是从我教学生上课的反馈来看是这样的。”


  G=葛婉娜IvanaGrollová
  捷克共和国驻华大使馆副馆长
  “卡夫卡的书很容易让人们去思考,不仅仅是思考书中描述的问题,还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V=维他·葩普赛克Vit Papousek
  捷信企业社会责任经理
  “读者读卡夫卡的作品,需要更多的工具来了解他本人。我以前的一位老师说过,你知道的事情越多,你就会获得更多的触手,就像是章鱼一样,有了更多触手就能与更多的事情建立关系,事情就越有意思。”


 Q:卡夫卡对于中国的读者并不陌生,这本书叫做《寻找卡夫卡》,通过这本书,希望让读者寻找什么?

  R:其实,卡夫卡是从1979年之后正式跟中国的读者见面的,从那个时候开始,卡夫卡可能就是中国读者最喜欢的西方作家之一。而且卡夫卡的书在中国的销量一直都是不错的,但非常奇怪的是,卡夫卡一直也是中国读者认为最难读懂的作家之一,至少是从我教学生上课的反馈来看是这样的。这本书的做法是把“卡夫卡”放在了更大的一个语境之下去分析卡夫卡生活的时代和城市,他的家庭、父母、朋友,他与女性、职业等等,包括他的疾病,这样就是可以帮助读者从走进他的生活开始,看见他的心灵,最后走进他的作品。
  V:这本书的初衷是想要帮助中国读者获得更多信息,他们读卡夫卡的作品,能够有更多的工具来了解他本人。我以前的一位老师说过,你知道的事情越多,你就会获得更多的触手,就像是章鱼一样,有了更多触手就能与更多的事情建立关系,事情就越有意思。我想,这本书就是起到了这样的作用。
 Q:本书内有大量的绘画,而且全书都是黑白形式的画配上文字,这样的黑白插图会给读者带来怎样的感受?
  R:我觉得,现在年轻的中国读者在成长过程中,图画可能是他们认知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媒介,这是与我这一代人不太一样的。所以,这样的插图加上文字的书籍会在年轻人中特别受欢迎。另外我自己不是很懂绘画,但是我记得德国启蒙运动时期的时候的一位作家莱辛写过一本书,讨论文学跟造型艺术的界限和区别。书中讲,文学是一种时间的艺术,它在描绘一个事物在时间变化过程中的先后顺序、变化过程,而绘画还有其他的造型艺术是一个空间的艺术,讲述这个事物变化过程中,最有启发性的一瞬间,他把它固定下来,然后让观众去看,去想象在这一瞬间之前和之后是什么样子。所以,造型艺术或者绘画给读者提供了更大的想象的空间。而且,莱辛还说文字和绘画可以突破各自的界限,相互补充。这本书我觉得是这样做的,它可以让读者获得更丰富的感受。另外黑白的绘画,我觉得这就完全是卡夫卡的世界给我留下的印象。
 Q:中国的很多著名的作家,像是莫言、余华,都曾经公开表示读到卡夫卡的《变形记》的时候就像是一下子从凳子上摔下来的感觉。你们最初接触到卡夫卡的作品是哪一部?初读这部作品的时候感受如何?后来对卡夫卡作品印象最深刻的又是哪一部呢?
  G:给我印象最深刻的作品可能是《城堡》,我觉得这些作品就是描述一种无可奈何的状态。一个小小的人在大大的社会体制下的状态,以及作品中对官僚主义的一种反思和揭示。这会让我联想到自己的工作状态和环境。卡夫卡的书就是很容易让人们去思考,不仅仅是思考书中描述的问题,还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R您刚才说到的余华、莫言他们当时读到《变形记》的时候,那应该是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时候。我觉得,那时中国的文坛流行的基本上还是非常朴素的、传统的现实主义或者写实主义的创作方法。所以,第一次看到卡夫卡这样的作品,我记得,好像不止一个中国作家说过很惊讶,特别震惊,小说还可以这样写。我想今天肯定不会是这样子。
  我第一次读卡夫卡也是在80年代。中学的时候读的也是《变形记》,因为这部小说太有名了,就借来读了一下。《变形记》跟卡夫卡其他的作品相比,如果是抽离掉它变形的母题来讲,它整个的描写故事性还是比较强的,情节也很有可读性。所以,我当时读完了以后,觉得读了一个好怪的故事。因为当时年龄小,没有文学阅读的经验,更没有这种作品的阅读经验,但是也没有能力去阐释它,就把它放下了。后来上了大学以后,读到印象特别深刻的《法的门前》,那是我第一次真的受到震撼,我完全不知道他要说什么,从来没有过这样的感受。

  但是这个作品很奇怪,把它放下了以后,脑子里面老会想他要干什么?这是卡夫卡作品给我特别大冲击的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