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 > 《繁花》与繁花时代
《繁花》与繁花时代
时间:2024-01-25 17:16 来源:北京青年周刊

编辑 康荦 文 康荦 设计 崔洪洋




  电视剧《繁花》的热度,让上海作为旅游目的地的搜索量显著上升。各旅行社纷纷推出“繁花”主题城市旅游产品;“和平饭店”的搜索热度翻了五倍,客房连续多日售罄;剧中两处重要故事发生地黄河路和进贤路成为新晋“网红”;剧中“至真园”的原型——苔圣园黄河路门店线上交易额、团购订单量等翻倍;“排骨年糕”更是成为近日“顶流”。导演王家卫从业40余年执导的首部电视剧《繁花》的播出,成为2024年初搅动网络和荧屏的头一起大型文化事件。剧版《繁花》的故事重心放在了上世纪90年代的上海,那是一个处处都充满机遇和希望的年代。除了阿宝这样的成功者,剧中也刻画了不少时代的失败者。阿宝最终从宝总坠落,但他再次接住了时代抛来的红利。王家卫认为,是时代为“阿宝们”提供了机会。
  《繁花》原著是上海作家金宇澄出版于2012年的长篇小说,曾获得鲁迅文化奖和茅盾文学奖。这部作品以上世纪60-90年代的上海为背景,金宇澄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人物刻画,展现了那个鲜活的年代下,上海以及上海人的生活状态。“繁花就像星星点点生命力特强的一朵朵小花,好比树上闪烁的小灯,这个亮起那个暗下,是这种味道。”原著作者金宇澄曾经这样解释《繁花》的书名。
  上海作家和以上海为背景的书很多,但《繁花》依然能从中脱颖而出。相较于张爱玲、钱钟书笔下的上海,金宇澄并没有将笔触局限于上海的上层社会或知识分子群体,而是将目光同样投向普通人,将个人的命运与大时代背景紧密相连。
  上世纪90年代的上海处处都是机遇与希望。青年阿宝凭借改革开放的春风,在时代的浪潮下抓住机遇,凭借自己的努力和魄力,以及身边人相助,跻身商界后起之秀,从平凡阿宝蜕变成沪上弄潮儿宝总。阿宝、玲子、汪小姐、李李……这些在上海拼搏的男男女女,经历了人生与事业的涨涨跌跌,他们不仅书写了属于自己的繁花年代,他们身上也同样映射出那些如今依然在北上广深奋斗的千千万万普通年轻人的身影,也是这部剧之所以能够火爆的原因之一——我们和阿宝一样,唯有一路向前,努力翻越一座座山丘,才可能抵达繁花似锦的彼岸。
  相较原著,剧版《繁花》有了更多王家卫的味道。王家卫就出生于上海,五岁时跟随父母去了香港,上海成了他抹不去的乡愁。黄河路至真园、进贤路夜东京、上海泡饭、排骨年糕、“霸王别姬”(甲鱼炖鸡汤)、梦特娇、凯迪拉克、沃尔玛、股票认购证、沪联商厦……王家卫用了四年时间,才最终拍摄完成剧中带有“王家卫强调”的“上海味道”,这也成为这部剧自开播以来被观众津津乐道的焦点之一。
  上海一直是中国影视剧创作重镇之一。曾经以《上海一家人》《蹉跎岁月》为代表的海派电视剧深深打动过观众的心,引领了那个年代中国电视剧创作的浪潮。近年来,沪产电视剧更是佳作频出,涌现了大批反映时代变迁下个体命运的好作品。比如改编自路遥同名小说的《平凡的世界》,还有改编自路遥小说《人生》的《人生之路》;改编自网络文学作家阿耐长篇小说《大江东去》的《大江大河》,以国企领导、农村脱贫致富领头人、个体经营者作为主要视角,展示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变革的历史进程,描摹重大社会转型期中典型人物的命运和创造;2022年的《风吹半夏》则展示了时代浪潮下的各种人生,企业的大浪淘沙,有披荆斩棘也有矛盾痛苦。
  如果把目光放向全国,你会发现近年间很多优秀电视剧都是以特定的历史时期为背景,展现人物命运和社会变迁的年代剧。
  2022年春节期间播出的《人世间》没有刻意去渲染时代背景和社会问题,而是将焦点放在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上。用周秉昆这样一个小人物的视角,展现了那个时代大千世界的缩影,描绘了周秉昆一家人在那个动荡而艰难的年代里,如何相互扶持、相濡以沫、共渡难关,让我们看到了那个时代普通人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生老病死,让我们感受到了亲情、友情、爱情、邻里情等各种人间情意的力量和美好。年年都要重播一遍的《父母爱情》的魅力则在于,通过讲述安杰和江德福这对夫妻从相识到相爱,从结婚到养育五个孩子,从年轻到老去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幸福而美好的家庭,也让我们看到了一个进步而变化的时代。《山海情》是一部关于年代、社会、变革、奋斗的剧集,让我们看到了一个贫困而美丽的西北地区,也让我们看到了一个进步而变化的中国社会……从这些一个个普通人的故事中,我们看到了自己的祖辈们,看到了正在奋斗中的自己,也看到了时代的风云和潮流涌动。




再读《繁花》:
独上阁楼,最好是夜里

文韩 哈哈  资料提供上海文艺出版社

  随着电视剧的热播,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小说《繁花》,也再次重印上架。线上的观看和讨论,也带来线下的探索与追溯。现在,让我们走进金宇澄的原作。





  这是一部地域小说,人物的行走,可找到“有形”地图的对应。
  这也是一部记忆小说,六十年代的少年旧梦,辐射广泛,处处人间烟火的斑斓记忆;九十年代的声色犬马,是一场接一场的流水席。叙事在两个时空里频繁交替,传奇迭生,延伸了关于上海的“不一致”和错综复杂的局面。
  小心翼翼的嘲讽,咄咄逼人的漫画,暗藏上海的时尚与流行;昨日的遗漏,或是明天的启示……即使繁花零落,死神到来,一曲终了,人犹未散。
  金宇澄说,“在以往的文学作品里,上海经常被处理得很表面,比如外滩、旗袍、百乐门。我写这个小说,写城市的日常生活,希望能消除人们对上海浅表的看法。”
  从和平饭店到外贸公司,从美食街区黄河路、进贤路,到早期13路电车串起的虹口提篮桥、普陀曹家渡,《繁花》写全了上海这座城市弥足珍贵的时代记忆。




书摘:
壹章

  阿宝十岁,邻居蓓蒂六岁。两个人从假三层爬上屋顶,瓦片温热,眼里是半个卢湾区,前面香山路,东面复兴公园,东面偏北,看见祖父独幢洋房一角,西面后方,皋兰路尼古拉斯东正教堂,三十年代俄侨建立,据说是纪念苏维埃处决的沙皇,尼古拉二世,打雷闪电阶段,阴森可惧,太阳底下,比较养眼。蓓蒂拉紧阿宝,小身体靠紧,头发飞舞。东南风一劲,听见黄浦江船鸣,圆号宽广的嗡嗡声,抚慰少年人胸怀。阿宝对蓓蒂说,乖囡,下去吧,绍兴阿婆讲了,不许爬屋顶。蓓蒂拉紧阿宝说,让我再看看呀,绍兴阿婆最坏。阿宝说,嗯。蓓蒂说,我乖吧。阿宝摸摸蓓蒂的头说,下去吧,去弹琴。蓓蒂说,晓得了。这一段对话,是阿宝永远的记忆。
  此地,是阿宝父母解放前就租的房子,蓓蒂住底楼,同样是三间,大间摆钢琴。帮佣的绍兴阿婆,吃长素,荤菜烧得好,油镬前面,不试咸淡。阿婆喜欢蓓蒂。每次蓓蒂不开心,阿婆就说,我来讲故事。蓓蒂说,不要听,不要听。阿婆说,比如老早底,有一个大老爷。蓓蒂说,又是大老爷。阿婆说,大老爷一不当心,坏人就来了,偷了大老爷的心,大老爷根本不晓得,到市面上荡马路,看见一个老女人卖菜。蓓蒂笑笑,接口说,大老爷停下来就问了,有啥小菜呀。老女人讲,老爷,此地样样式式,全部有。阿婆接口说,大老爷问,这是啥菜呢。老女人讲,无心菜。大老爷讲,菜无心,哪里会活,缠七缠八。老女人讲,老爷是寿头,菜无心,可以活,人无心,马上就死。老爷一听,胸口忽然痛了,七孔流血,当场翘了辫子。蓓蒂捂耳朵说,晓得了,我听过了。阿婆说,乖囡,为啥样样东西,要掼进抽水马桶里。蓓蒂不响。阿婆说,洋娃娃,是妈妈买的,掼进马桶,“米田共”(糞)就翻出来。蓓蒂不响。阿婆说,钢琴弹得好,其他事体也要好,要有良心。蓓蒂不响。吃过夜饭,蓓蒂的琴声传到楼上。有时,琴声停了,听到蓓蒂哭。阿宝娘说,底楼的乡下老太,脾气真不好。阿宝爸爸说,不要再讲乡下,城里,剥削阶级思想。阿宝娘说,小姑娘,自小要有好习惯,尤其上海。阿宝爸爸不响。阿宝娘说,绍兴阿婆哪里懂呢,里外粗细一道做。阿宝爸爸说,旧社会,楼上贴身丫鬟,楼下大脚娘姨。阿宝娘不响。阿宝爸爸说,少讲旧社会事体。
  蓓蒂的爸爸,某日从研究所带回一只兔子。蓓蒂高兴,绍兴阿婆不高兴,因为供应紧张,小菜越来越难买,阿婆不让兔子进房间,只许小花园里吃野草。礼拜天,蓓蒂抽了篮里的菜叶,让兔子吃。蓓蒂对兔子说,小兔快点吃,快点吃,阿婆要来了。兔子通神,吃得快。每次阿婆赶过来,已经吃光了。后来,兔子在泥里挖了一个洞,蓓蒂捧了鸡毛菜,摆到洞口说,小兔快点吃,阿婆快来了。一天阿婆冲过来说,蓓蒂呀蓓蒂呀,每天小菜多少,阿婆有数的。阿婆抢过菜叶,拖蓓蒂进厨房,蓓蒂就哭了,只吃饭,菜拨到阿婆碗里。阿婆说,吃了菜,小牙齿就白。蓓蒂说,不要白。阿婆不响,吃了菜梗,菜叶子揿到蓓蒂碗里,蓓蒂仍旧哭。阿婆说,等阿婆挺尸了,再哭丧,快吃。蓓蒂一面哭一面吃。阿宝说,蓓蒂,阿婆也是兔子。蓓蒂说,啥。阿宝说,阿婆跟兔子一样,吃素。蓓蒂说,阿婆坏。阿婆说,我就欢喜蓓蒂。蓓蒂说,昨天,阿婆吃的菜包子,是姆妈买的,后来,阿婆就去挖喉咙,全部挖出来了。阿婆说,是呀是呀,我年纪大了,鼻头不灵,吃下去觉得,馅子有荤油,真是难为情。蓓蒂说,我开心得要命。阿婆说,乖囡呀,我已经不派用场了,马上要死了。蓓蒂说,阿婆为啥吃素呢。阿婆说,当时我养了小囡,算命先生讲,命盘相尅,阿婆属虎,小囡属龙,要斗煞的,阿婆从此茹素了,积德,想不到,小囡还是死了。阿宝摸摸蓓蒂的头。阿婆说,唉,素菜也害人呀,当年,比干大官人,骑一匹高头白马,奔进小菜场,兜了几圈。蓓蒂笑笑。阿婆说,见一个老妈妈卖菜,大官人讲,老妈妈,有啥菜呢。老妈妈讲,天下两样小菜,无心菜,有心菜。大官人笑笑。老妈妈讲,我做小菜生意,卷心菜叫“闭叶”,白菜叫“裹心”,叫“常青”,芹菜嘛,俗称“水浸花”。大官人拉紧缰绳,闷声不响。老妈妈讲,豆苗,草头,紫角叶,算无心菜。大官人讲,从来没听到过。老妈妈讲,有一种菜,叫空心菜,就是蕹菜,晓得吧。大官人不响。老妈妈讲,这匹高头大白马,蹄子比饭碗大,问马马要吃啥菜呢。大官人拍拍白马说,对呀,想吃啥呢。蓓蒂此刻接口说,马马吃胡萝卜,吃鸡毛菜。阿婆笑笑,手里拣菜,厨房煤气灶旁,黑白马赛克地上,有半篮子弥陀芥菜,阿婆预备做红烧烤菜。阿宝说,弥陀芥菜,算不算无心菜。阿婆笑笑说,比干大官人,一听“弥陀芥菜”四个字,捂紧心口,口吐鲜血,血滴到白马背上,人忽然跌了下来,断气哉。蓓蒂说,小兔也要断气了。阿婆说,是呀是呀。蓓蒂说,花园里,野草已经吃光了。阿婆抱紧蓓蒂说,乖囡,顾不到兔子了,人只能顾自家了,要自家吃。蓓蒂哭了起来。阿婆不响。附近,听不到一部汽车来往。阿婆拍拍蓓蒂说,菜秧一样的小人呀,眼看一点点长大了,乖囡,乖,眼睛闭紧。蓓蒂不响,眼睛闭紧。阿婆说,老早底,有一个大老爷,真名叫公冶长,是懒惰人,一点事体不会做,只懂鸟叫,有一天,一只仙鹤跳到绿松树上,对大老爷讲,公冶长,公冶长。大老爷走到门口问,啥事体。仙鹤讲,南山顶上有只羊,侬吃肉,我吃肠。大老爷高兴了,爬到南山上面,吃了几碗羊肉,一点不让仙鹤吃。有天,一只叫天子跳到芦苇上讲,公冶长,公冶长。大老爷走到门口问,叽叽喳喳,有啥事体。叫天子讲,北山顶上有只羊,侬吃肉,我吃肠。大老爷蛮高兴,跑到北山上面,拎回半爿羊肉,一点不让叫天子吃。有一天,有一天,绍兴阿婆一面讲,一面拍,蓓蒂不动了,小手滑落下来。思南路一点声音也听不见了。阿婆讲第五个回合,一只凤凰跳到梧桐树上面,蓓蒂已经困了。阿婆讲故事,习惯轮番讲下去,讲得阿宝不知不觉,身体变轻,时间变慢。


  书名:《繁花》
  作者:金宇澄
  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社

时代与人

  王家卫说:《繁花》这本书一共有三十一章,没有连贯的故事,表面是饮食男女,里面是山河岁月,时代变迁。作为2024年的开年文化现象,《繁花》热最大的启示是,一种文学、一种视觉可以让观众沉浸于一个年代。我们梳理了一份书单、片单,关于人,与时代的关系。



《百年孤独》
  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作,描写了布恩迪亚家族七代人的传奇故事,以及加勒比海沿岸小镇马孔多的百年兴衰,反映了拉丁美洲一个世纪以来风云变幻的历史。作品融入神话传说、民间故事、宗教典故等神秘因素,巧妙地糅合了现实与虚幻,展现出一个瑰丽的想象世界,成为20世纪最重要的经典文学巨著之一。1982年加西亚·马尔克斯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奠定其世界级文学大师的地位,很大程度上乃是凭借《百年孤独》的巨大影响。


《漫长的余生》
  罗新教授利用墓志等史料讲述了王钟儿漫长而又跌宕起伏的一生,并以她的眼睛去看她身处其中的时代,把皇帝、后妃、外戚、朝臣、宦官和宫女都还原为具体的人,看到他们面对权力时的喜悦、疑惧、张狂、绝望……随着王钟儿人生故事展开的,还有从献文帝、孝文帝到宣武帝、孝明帝近八十年的北魏历史,当然也有被时代的惊涛骇浪席卷的许许多多人。


《翦商》
  本书主要讲述华夏文明的萌生与转型。从距今四千年前夏朝(二里头文化)的出现,到三千年前商朝的灭亡、西周建立,时间跨度一千余年。本书借助考古材料和传世文献,梳理了上古人祭风俗产生、繁荣和消亡的全过程,以及人祭与华夏早期文明从伴生到分离的伟大转折,再现了古人(周人)为终结商朝和人祭风俗付出的巨大努力,使我们对华夏文明的起源有了全新的认知。



《漫长的季节》
  20世纪90年代,东北小镇桦林,意外出现的碎尸块引起轰动。炼钢厂工人王响一辈子勤勤恳恳,坚守原则,却面临着首批下岗的残酷现实。为了能立功留在厂里,他积极配合警方的调查,与此同时却忽略了儿子王阳的反常变化。寒冷的北方,阴云密布。绝望的人心,也曾在某一时刻被温暖的光芒短暂照拂……



《地久天长》
  影片讲述患难与共的两个家庭因为一场有隐情的意外被迫疏远,他们在时代洪流下历尽伤痛与不安,人生起伏跌宕,最终选择面对真相,坦荡向前的故事。年轻的刘耀军和沈英明两家人本是挚友,两家儿子沈浩和刘星在郊外嬉戏中,耀军的儿子刘星意外身亡,此事彻底改变了两家人的命运。多年后,容颜已老的他们再次相聚,隐藏的真相终将因为年轻一代人的坦荡而揭开。岁月流逝,生命滚滚向前……


《三峡好人》
  三峡建设工作正在进行中的奉节县城,迎来一男一女两个山西人。男人韩三明来自汾阳,是名忠厚老实的煤矿工人,来奉节为寻十六年未见的前妻。女人沈红来自太原,是名沉默寡言的护士,为寻多日不曾与自己联系的丈夫而来奉节。韩三明和沈红虽不认识,却因为要做相对意义上的“拿起”与“舍弃”抉择,在冥冥之中有了某种神秘的联系。